推广 热搜: 作文  学习方法  小学  方法  语文  中考  励志  初中学习方法  高考  高中学习方法 

高中二年级化学下册期中考试题目及答案

   日期:2021-01-18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642    评论:0    
核心提示:增加内驱力,从思想上看重高中二年级,从心理上强化高中二年级,使战胜高考考试的这个重要环节过硬起来,是“志存高远”这四个字

增加内驱力,从思想上看重高中二年级,从心理上强化高中二年级,使战胜高考考试的这个重要环节过硬起来,是“志存高远”这四个字在高二的全部讲解。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正在拼搏的你整理了《高中二年级化学下册期中考试题目及答案》期望你喜欢!

  相对原子水平:H-1、C-12、N-14、O-16、S-32、Cl-35.5、Na-23、K-39、Zn-65

  第Ⅰ卷

  一、选择题

  1.在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无需用到的仪器是

  A.量筒B.温度计C.酒精灯D.环形玻璃搅拌棒

  2.下列物质:①盐酸②食盐水③熔化的氯化钠④液态氯化氢⑤铜⑥氨水⑦SO3⑧醋酸,其中可以导电并且是强电解质的是

  A.只有③B.①②③⑥⑧C.④⑤D.全部都是

  3.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1,则H2SO4和Ba2反应的中和热ΔH=2×kJmol-1

  B.1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所放出的热量就是甲烷的燃烧热

  C.CO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2=2CO+O2反应的

  ΔH=+2×283.0kJmol-1

  D.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肯定是吸热反应

  4.下列事实不可以用勒沙特列原理讲解的是:

  A、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低温处

  B、在FeSO4溶液中,加入Fe粉以预防变质

  C、生产硫酸的过程中用过量空气以提升SO2的使用率

  D、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办法采集Cl2

  5.25℃时,由水电离产生的c=10-12mol/L的溶液中,肯定很多共存的离子组是

  A、NH4+、Ba2+、Cl-、NO3-B、Cl-、K+、HCO3-、Al3+

  C、Fe3+、Cu2+、SO42-、Cl-D、Na+、K+、SO42-、NO3-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分子间所发生的碰撞为有效碰撞

  B.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重要原因是增加了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有气体参与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可增加活化分子总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7.把下列四种X溶液分别加入四个盛有10mL2mol/L盐酸的烧杯中,均加水稀释到50mL,此时,X和盐酸缓慢地进行反应,其中反应最快的是

  A.20℃10mL4mol/L的X溶液B.20℃30mL2mol/L的X溶液

  C.10℃10mL2mol/L的X溶液D.10℃20mL3mol/L的X溶液

  8.pH相同的氨水、NaOH和Ba2溶液,分别用蒸馏水稀释到原来的X、Y、Z倍,稀释后三种溶液的pH仍然相同,则X、Y、Z的关系是

  A.X=Y=ZB.X>Y=ZC.X

  9.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肯定小于7的是

  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10.已知肯定条件下断裂1mol下列化学键生成气态原子需要吸收的能量如下:H—H436kJ;Cl—Cl243kJ;H—Cl431kJ。下列所得热化学方程式或结论正确的是

  A.H+Cl=HClΔH=﹣431kJmol-1

  B.2HCl=H2+Cl2的反应热ΔH<0

  C.H2+Cl2=2HClΔH=﹣183kJ

  D.相同条件下,H2+Cl2=2HCl反应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不相等

  11.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适量的X、Y,发生反应kJ/mol。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气体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气体体积

  C/molL-1

  温度℃123

  1001.000.750.53

  2001.200.900.63

  3001.301.000.7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B.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水平分数降低

  C.Q<0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2.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实际转化的比例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2Z,其平衡常数为1600

  C.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D.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13.肯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2BxC△H<0,B、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1,达平衡后在t1、t2、t3、t4时都只改变了一种条件,逆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2。

  图一图二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t2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增大c,平衡时B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

  B.t1时改变的条件是降温,平衡逆向移动

  C.t3时可能是减小压强,平衡不移动;t4时可能是用催化剂,c不变

  D.x=2,反应开始2min内,v=0.1mol/

  14.100mL、2mol.L-l硫酸跟过量的锌粉反应,在肯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醋酸钠B.硝酸钾C.硫酸铵D.硫酸铜

  15.现有常温下的四份溶液:①0.01mol/LCH3COOH溶液;②0.01mol/L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③中水的电离程度

  B.将①、④混合,若c>c,则混合液肯定呈碱性

  C.将②、③混合,若pH=7,则消耗溶液的体积:②>③

  D.将四份溶液分别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③>④,①<②

  16.下列事实肯定能说明HF是弱酸的是

  ①常温下NaF溶液的pH大于7②用HF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非常暗

  ③HF与NaCl不可以发生反应④常温下0.1mol/L的HF溶液的pH为2.3

  ⑤HF能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CO2气体⑥HF与水能以任意比混溶

  ⑦1mol/L的HF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A、①②⑦B、②③⑤C、③④⑥D、①④

  17.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相同温度下pH=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Ⅱ为盐酸,且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a点强

  B.图2中纯水仅升高温度,就可以从a点变到c点

  C.图1中,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D.图2中在b点对应温度下,将pH=2的H2SO4与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中性

  18.如右下图所示,图Ⅰ是恒压密闭容器,图Ⅱ是恒容密闭容器。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在Ⅰ、Ⅱ中分别加入2molX和2molY,开始时容器的体积均为VL,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状况:

  2X+YaZ

  此时Ⅰ中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物质Z的化学计量数a=2

  B.若X、Y均为气态,则在平衡

  时X的实际转化的比例:Ⅰ<Ⅱ

  C.若Ⅱ中气体的密度如图Ⅲ所示,

  则X、Y中只有一种为气态

  D.若X为固态、Y为气态,则

  Ⅰ、Ⅱ中从开始到平衡所需的时间:Ⅰ>Ⅱ

  二、非选择题

  19.依据如图所示状况,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ΔH=41kJmol-1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D.若当H2O为液态时反应热为ΔH2,则ΔH2>ΔH

  25℃、101kPa下,已知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142.9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已知反应:N2+O2=2NO△H1

  2H2+O2=2H2O△H2

  N2+3H2=2NH3△H3

  使用上述三个反应,计算4NH3+5O2=4NO+6H2O△H4的反应焓变

  为。

  20.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学生用标准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溶液。

  该学生指示剂和装标准液的仪器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该同学滴定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d→→→→f

  a.用酸式滴定管取盐酸溶液25.00mL,注入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

  b.用蒸馏水洗干净滴定管

  c.用待测定的溶液润洗酸式滴定管

  d.取下碱式滴定管用标准的NaOH溶液润洗后,将标准液注入碱式滴定管刻度“0”

  以上2~3cm处,再把碱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液面至刻度“0”或“0”刻度以下

  e.检查滴定管是不是漏水。

  f.另取锥形瓶,再重复操作一次

  g.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下面,瓶下垫一张白纸,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直至滴定终点,

  记下滴定管液面所在刻度

  实验中用左手控制_________,双眼注视_______,直至滴定终点。

  判断到达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

  已知滴定管中装有浓度为0.1000mol/L的氢氧化钠。逐滴加入到装有盐酸溶液的锥形瓶中。开始时读数及恰好反应时氢氧化钠溶液的读数见下表。

  实验编号

  待测盐酸溶液体积

  滴定开始读数

  滴定结束读数

  ①

  25.00

  0.00

  19.95

  ②

  25.00

  1.10

  18.30

  ③

  25.00

  0.20

  20.25

  请计算待测的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下面操作会造成待测盐酸的浓度偏大的是

  a.其它操作均正确,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

  b.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水洗后未用所装待测液润洗

  c.盛装标准液的碱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洗

  d.盛装待测液的酸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液润洗

  e.配制标准溶液时,称取的NaOH固体中含少量KOH

  21.已知体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O22SO3,请依据化学反应的有关原理同答下列问题

  肯定条件下,充入2molSO2和2molO2,20s后,测得S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2.5%,则用SO2表示该反应在这20s内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的叙述可作为判断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况依据的是______.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水平不变

  ③v正=2v正④各气体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图1表示该反应的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的关系.则下列不一样时间段中,SO3的百分含量的是

  A、t2→t3B、t0→t1C、t5→t6D、t3→t4

  据图剖析:你觉得t3时改变的外面条件可能是______;t6时维持体积不变向体系中充入少量SO3,第三平衡后SO2的体积百分含量比t6时______.

  图2中P是可自由平行滑动的活塞.在相同温度时,向A容器中充入4molSO3,关闭K,向B容器中充入2molSO3,两容器分别发生反应.已知起始时容器A和B的体积均为aL.试回答:

  ①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B的体积为1.2aL,容器B中SO3实际转化的比例为______

  ②若打开K,一段时间后重新达到平衡,容器B的体积为______L.

  22.现有浓度均为0.1molL-1的下列溶液:①硫酸②醋酸③氢氧化钠④氯化铵。请回答下列问题:

  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已知T℃,KW=1×10-13,则t℃________25℃。在T℃时将pH=11的NaOH溶液aL与pH=1的H2SO4溶液bL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则a∶b=_______。

  25℃时,有pH=x的盐酸和pH=y的氢氧化钠溶液,取aL该盐酸与bL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恰好完全中和,求:

  ①若x+y=14,则a/b=________;

  ②若x+y>14,则a/b=________;

  ③该盐酸与该氢氧化钠溶液完全中和,两溶液的pH的关系式为_____。

  23.有甲乙两个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在控制两容器的温度相同且恒定的状况下进行反应:2A+BxC,①向甲中通入4molA、2molB,达平衡时测得其中C的体积分数为40%;②向乙中通入1molA、0.5molB和3molC,平衡时测得C的体积分数为W%。试回答:甲平衡时A的体积分数为;

  若乙W%=40%,且打造平衡的过程中乙压强有变化,则x=,

  乙中打造平衡时压强的变化为。

  答案

  1—5CACBD6—10CBBCA11—15BDCAC16—18DDC

  19.B

  2H2+O2=2H2O△H2=-571.6kJmol-1

  2△H1+3△H2—2△H3

  20.D

  →→d→→→→f

  滴定管活塞;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

  当滴入最后一滴氢氧化钠溶液后,锥形瓶内最后溶液由无色突变为粉红色,且维持半分钟颜色不发生变化。

  0.0800mol/Lace

  21.0.04mol/②④B加入催化剂小

  40%2.6a

  22.④②③①>;101:9

  ①1②10x+y-14③

  23.40%;2递增;

 
标签: 高二
 
更多>智慧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智慧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学知猫-成人高考,自学考试,会计职称,中小学教育培训